close

基因非天生 後天可改變

更新日期:2009/12/15 18:20 林怡秀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報導】

基因是天生,註定無法改變?那可不一定!中央大學系統生物與生物資訊研究所副教授王孫崇研究發現,

後天環境如飲食、壓力即生活習慣等,也有可能改變基因,導致基因體上的化學反應產生變化,甚至還會把這樣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由王孫崇帶領的研究團隊與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亞、美國等研究人員合作,進行雙胞胎基因研究,共分析114對同卵雙胞胎與80對異卵雙胞胎。

王孫崇表示,因為無法直接做人體的基因試驗,所以用大規模觀察來取代,證實基因體上甲基化的分布差異。

什麼是甲基化?王孫崇說,甲基化指的是基因體上的化學反應,過與不及都會對人體造成不利影響,如癌症的發生就是甲基化太多的結果。

而研究發現,即使是DNA序列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隨著時間增長而表現出顯著差異,也就是雙胞胎的甲基化因後天影響產生了差別,讓原本基因完全相同的兩人,長越大差別越顯著。

王孫崇指出,此項研究的重大發現,就在於後天的生活習慣能改變基因體上的甲基化,甚至傳給下一代。他舉例,從母體出生後的基因,若三十年間抽煙喝酒從不間斷,就有可能使甲基化產生變化,並把這樣的基因遺傳給自己的小孩,而這樣的基因,與當初遺傳自母親的基因已經有所差異。

 

王孫崇說,像是維他命B群、葉酸及綠色蔬菜等,有利於甲基化,但脂肪、喝酒則不利於甲基化。還有壓力與生活習慣等,也都會影響到基因的甲基化表現。

 

以下是另一篇報導

英國科學家完成肺癌和皮膚癌症基因圖譜

更新日期:2009/12/17 15:35 戴雅真

(法新社倫敦16日電) 英國科學家今天表示,已首度完成了兩種常見癌症的基因圖譜,將成為瞭解疾病的重大突破。

基因圖譜揭露了導致皮膚癌和肺癌的DNA突破,科學家表示,在未來數年,這項發現將改變這些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式。

所有的癌症成因皆為基因受到損傷,也就是DNA的變異。肇因可能是環境因素,例如吸食菸草、有害的化學物質,亦或紫外線輻射,使得細胞成長失去控制。

英國聖格研究院(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研究團隊將2名肺癌和皮膚惡性黑色素瘤(一種致命皮膚癌)病患腫瘤中的基因損傷紀錄在基因圖譜中。

該機構領導癌症基因體探索計畫的史特拉頓教授(Mike Stratton)說:「這一刻,我們替癌症研究立下了基礎,從此刻起,我們將以非常不同的方式思考癌症。」

他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今天我們首次在兩項癌症─黑色素瘤和肺癌中,分別得到了完整的DNA異常清單。」

這項發表於「自然」(Nature)科學期刊的研究,在身體修復癌症損害和抑制疾病擴散方面也有進一步探究。

史特拉頓表示,這項研究在未來將改變癌症的治療方式─藉由基因圖譜,將可發現導致癌症的缺陷。

「現在,我們既然有了個別癌症全面完整的突變目錄,我們將能夠了解每一個癌症是如何發展,了解暴露在怎樣的環境下,哪些環境因素是癌症的成因,它們將成為我們全面了解癌症如何發展的重大關鍵。」(譯者:中央社戴雅真)


 

 

這篇2篇報導釐清了我的疑惑,上週上課時,有一段影片提到,經由食物,致癌因子會影響細胞之基因序列,使細胞病變,變成癌細胞,但是一直不懂的是,這樣一來不就是代表基因可改變,現在研究已經證實了,所以,食物確實可以影響基因。

 

希望這篇報導可以提醒很多人,食物的選擇對健康真的很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jo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