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體檢報告出來了.....大家在一陣熱烈討論時,經理說她紅字很多,有一個奇怪的幽門螺旋桿菌數異常.....不知道是啥,回家問妹妹(她念生物系)她就說這樣會有胃潰瘍.....於是乎就拜請姑狗大神了一下,得到以下的資訊; 

 

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

 

常有病患抱怨上腹脹、胃酸過多、空腹時腹痛,吃東西後可緩解疼痛;這些病患可能得到消化性潰瘍,也就是胃或十二指腸潰瘍,醫師可從胃鏡檢查或上消化道鋇劑攝影檢查來做鑑別診斷。

以往消化性潰瘍與胃酸分泌、情緒、壓力、食物等有關,但最近研究與幽門螺旋桿菌也有密切關係。消化性潰瘍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否必須做殺菌治療?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它長在那裡?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殺菌治療是什麼?以下是對幽門螺旋桿菌簡單的說明。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格蘭氏陰性細菌,它主要生存的地方是胃前庭幽門部,有時會上移至胃體部,它與某些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有密切關係,與胃癌的關係尚未確定。由以往的報告可知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在B型胃炎為70-95%,十二指腸潰瘍為90-100%,胃潰瘍為60-90%,胃淋巴癌為60-90%,在臺灣成年人平均感染率約為55%,其傳染途徑至今還不十分清楚,人類口腔牙齒的牙菌斑也可以找到此種細菌,所以經由口腔的接觸也可能傳染。

要如何診斷病人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一般分為侵襲性及非侵襲性檢查兩大類:

1. 侵襲性檢查就是指做胃鏡檢查時,同時在胃幽門部做組織切片檢查,可染色找尋細菌或做細菌培養。另外,組織切片也可以做幽

    門螺旋桿菌測試(CLO Test),是屬於較快、較方便的檢查。

2. 非侵襲性檢查乃是指不用胃鏡檢查,比如做抽血檢查,檢測病患血清中是否有幽門桿菌的抗體。另外還有利用碳13同位素尿素的

    呼氣法,這項檢查準確度很高也很方便。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需不需要治療?

依據目前的研究,有下列疾病者需要治療:

1. 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合併有消化性潰瘍的病人。

2. 胃淋巴瘤病人。

3. 有嚴重症狀的慢性胃炎等,才需要用藥治療幽門桿菌,至於一般因藥物引起的胃潰瘍病患及無症狀的感染者,倒是不考慮抗生素

    治療殺菌。

 

幽門桿菌的根除療法,現在以三合一療法(一種制酸劑PPI加上兩種抗生素),可達90%以上的療效。但這些根除幽門桿菌的藥物有時會有頭暈、腹瀉、長舌苔、口中味覺遲鈍、過敏等副作用,若是無法忍受這些副作用,請回門診讓醫師處理。

 

由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發現,使消化性潰瘍的致病理論起了重大的改變,從以往「無酸即無潰瘍」,到現在「無幽門螺旋桿菌即可能無潰瘍」的理論。又有「屋頂漏雨」的假說,認為會有潰瘍產生,乃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侵襲胃壁黏膜(如同屋頂有破洞),加上過多的胃酸與胃蛋白(如同下雨),兩者同時存在才會產生潰瘍(屋頂漏水)。所以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後,的確可降低潰瘍的復發率(從以往的70-80%到目前殺菌後的5%)。所以在得知有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時,不必驚惶,只要與醫師配合,按時吃藥,就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消化性潰瘍的食物選擇

                         可食用的食物

避免食用的食物

類別

食物

食物

魚肉蛋

奶豆類

1. 海產類:魚、蝦等

2. 肉類:雞、豬肉

3. 蛋類:如雞、鴨蛋

4. 不加糖奶類及其製品

5. 豆製品:豆漿、豆腐、豆干

1. 過老或含筋的肉類,如:牛筋等

2. 煎蛋

3. 調味乳、煉乳

4. 未加工的豆類

 

五穀根莖類

五穀類及其製品

糯米及其製品

油脂類

各類食用油皆可

皆可

蔬菜類

嫩而纖維少的蔬菜及瓜類,如:菠菜、大白菜、胡瓜、大黃瓜等

1. 纖維多的蔬菜,如:竹筍、芹菜等

2. 蔬菜的梗部及老葉

水果

去皮、去子、甜度低的水果,如:木瓜等

甜度、酸度高及含皮、子纖維多的水果

如:鳳梨等

其它

1. 蘇打餅乾

2. 無糖果凍

3. 醬油、醋等

1. 辣椒、咖哩、沙茶醬

2. 油炸、燒烤食物

3. 濃茶、咖啡、煙、酒


沒想到經理愛吃會吃的東西,她都不是太能吃耶

辣的 咖啡 濃茶  燒烤...........................

 

不知道要不要告訴她..這樣會不會是多管閒事太雞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joLee 的頭像
    JojoLee

    愛吃.愛玩.愛美.愛健康.愛自己!!Ariel的彩色生活

    Jojo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